柯橋日報—從配方顆粒到智能中藥房
從配方顆粒到智能中藥房
去年景嶽堂藥業實現配方顆粒銷售1060萬元

圖為智能中藥房調配室。本報記者 趙炜 攝

圖為智能中藥房調配室。本報記者 趙炜 攝
日前記者走進浙江景嶽堂藥業有限公司智能中藥房調配室,看到智能調配櫃的白色藥瓶如同蜂巢般布滿一面牆。調劑師通過HIS系統把中醫師的電子中藥處方下載,開始調劑,确認處方并檢查,放置藥盒,LED燈亮取下藥瓶,掃描藥瓶藥物稱量,将藥瓶放入調劑口進行調劑,然而将藥瓶放回藥櫃,藥盒自動封口。這就是浙江省内近30家醫院推廣使用的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藥房,2016年實現配方顆粒銷售1060萬元。
中藥配方顆粒是采用現代科學技術,仿照傳統中藥湯劑煎煮的方式,将中藥飲片經浸提、濃縮、幹燥、制粒等工藝精制而成的單味中藥産品。産品保持了中藥飲片的性味與功效,質量穩定可靠,應用于中醫臨診處方的調配,且有不需煎煮,服用方便、吸收快捷、劑量準确、安全清潔、攜帶便利等優點。現代生活節奏加快,傳統中藥湯劑面臨幾大問題:沒時間煎藥、不會煎煮、代煎等候時間長、出差不便攜帶等,這就決定了中藥配方顆粒在現代中醫臨床辨證施治、處方加減的必要性。
中藥配方顆粒沖出來的湯藥是标準化,是按照專家的方法給病人提供的一副專家熬的湯藥。現代化的工業生産實現傳統的煎煮方法,比如先煎、後下、文火、武火等,最終配方顆粒沖的湯劑跟煎出來的湯劑效果一緻。
配方顆粒的工藝比較複雜,從提取、過濾、濃縮、噴霧幹燥、幹法制粒等多種工藝過程,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。中藥名目衆多,在提取工藝過程中,比如姜半夏、山藥濃縮液容易結凍凝固,會影響了下一階段的幹燥工藝。“我們做過多次試驗,調整合适的工藝參數,一次次試驗,終于成功解決這個工藝難題。”景嶽堂藥業負責人介紹。在配方顆粒生産過程中,技術部門每個月要攻克十多個難題。
景嶽堂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調配解決方案是一套可替代手工抓藥、精确稱量、合理調配、規範封裝的中藥配方顆粒自動調配系統。它由處方管理信息系統、藥櫃、調劑櫃、顆粒分裝計量平台和自動包裝機組成。該系統可實現一張處方中的不同顆粒品種均勻混合在一起。并分成等劑量封裝在獨立的藥盒中,極大的方便患者服用、攜帶及儲存。自動調配系統不僅方便患者,也給醫生、藥師帶來極大幫助。醫生處方更精确化,突破了原中藥配方顆粒小袋裝規格固定的局限性,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辯證加減。與此同時,自動配方調配系統的紅外掃碼識别系統,還兼具自動語音提示功能,大大提高了藥師調劑中藥的工作效率,使中藥配方顆粒調劑自動化成為現實,改變幾千年來中藥複方靠人工調配的落後狀況,實現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中醫藥的有機結合,為中醫藥的現代化、标準化、國際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。
另據了解,錢清景嶽堂藥業公司近幾年來,加大投資力度,目前投資1.8億,年産400噸的中藥配方顆粒及3750噸中藥飲片項目生産線正在安裝調試中,計劃2017年4月驗收投産。另外,投資1.5億的現代物流倉儲中心,投資7.2億年産10000噸中藥飲片和技術研發中心正在緊張實施中。建成投産後,景嶽堂全自動化中藥生産基地預計可實現年增銷售15億。
(本報記者 陳丹梅 實習生 謝芳婷)